河北永清农民捧着喜获丰收的生姜
中国姜网(www.jiang7.com)获悉,29日上午,位于河北省永清县后奕镇董相庄村的鲜姜试验田里一片喜庆。田中央,某合作社的社员们在地里锄姜,地头上,满载着鲜姜的拖拉机在田地间穿梭,社员们的欢笑声回荡在丰收的田野上。
喜获丰收 农民乐了
该合作社法人代表兼理事长邢先生双脚沾满泥巴,满脸堆笑,大步走来,头一句话:“试验成功了!咱永清的土地上长出的鲜姜质量一点不差!鲜姜种子是从山东寿光县引进的,那里的土地偏酸性,可永清的土地是偏碱性的,能不能种植成功我的心里也没底。一年下来,我们的鲜姜种植成功了!”说着,他兴奋地从地头拾起一墩沉甸甸姜秧,“看,这棵姜至少有四斤多,多棒!”
走进姜地,刚刚出土的鲜姜清香味儿扑鼻而来。据了解,今年合作社露天一共种了50亩鲜姜,亩产1万斤,按照市场批发价每公斤4元,一亩地保守收入2万元。
亩产万斤 廊坊头一家
亩产1万斤,不只是一个数字,而代表着在永清这片土地上长出了从来没有种过的作物。“我们的鲜姜在廊坊可是头一份。”邢先生难掩激动。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农民创新土地经营模式。当年3月,邢先生、李国成等5位农民注册了合作社,将自家的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当时只有40多亩农田。
可是,如何从地里刨金,地里种什么才能效益倍增?成了邢先生的心头大事。他走访了廊坊大大小小的菜市场调研,走了一圈发现廊坊人餐桌上的生姜大都产自山东,廊坊、北京、天津等地都没有鲜姜种植基地。2014年8月,他再也坐不住了,山东、秦皇岛、唐山,凡是能打听到的生姜种植地,他都跑了个遍。
再去县农业局、蔬菜局、水利局一打听,农民的合作社能得到一些政策支持。“鲜姜市场广阔,永清离北京、天津这么近,占据成本低的优势。”回到家,和其他四位股东一商量,大家觉得这事靠谱。
资金从哪里来?邢先生参加了多次银企对接会,他的诚意感动了永清吉银村镇银行的副总经理贡铭辰。锄姜头一天,贡铭辰也赶来了。他说:“老邢干事儿,靠谱,人有诚信。当他把执行方案给我的那一刻,我就打定主意与他合作。”
两年过去了,在老邢的带动下,入社农民达206户,流转土地2000亩,董相庄村形成了土地流转、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
推广技术 扩大规模
顺着姜田走到头,是新砌的姜窖,入口旁摆放着20筐生姜。这个能储量达30万斤的姜窖,是为了保存姜种而建立。“我们打算把收获的新姜存入姜窖,作为来年的姜种。明年,除了扩大生产规模。我们还要搞鲜姜种植技术推广,只要用我们的种,就能得到免费的技术。不管种啥,形成规模,才能搞出名堂!”对于土地,邢先生有着特殊的深情。
让他欣慰的是,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不少人响应。今年9月26日,老邢带着自己的鲜姜走进了2015年的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300多张名片全部被索要走了,就连带来的宣传页也一张没有剩回来。前几天,邯郸临漳县的一位村支书来到了老邢的姜田,和老邢探讨种植经验,说也想自己村里的人们种植鲜姜。
邢先生介绍,这段时间一直有北京、天津的种植社来交流经验,想引进合作社的生姜品种,今年产的生姜还受到了京津地区一些大型商超的青睐。“都说因地制宜,咱这是因势制宜,廊坊是京津的‘菜篮子’,和其他地方的生姜相比,咱廊坊的生姜有优势。”
今年的鲜姜大丰收,让邢先生信心更足,放眼望着延伸开来的土地,他规划着:“明年,我们将扩大规模,增加品种,挖个池塘种藕,盖上一排新房搞农家院、采摘,还得改造灌溉设施,形成多作物共生,多方式经营的立体化农业模式。让社员们当上新农民,过上好日子!”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土地流转喜获丰收 京津吃上了河北永清种的优质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