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姜网(
www.jiang7.com)获悉,14日中午,在潍坊安丘姜蒜批发商场,一有拉姜的货车进入,还不等停稳,马上就会有小伙子跳上车看货。这些小伙子都是收姜的,如果相中货,马上会上前把货主拉到一边谈价格。“六毛,出不?”“少了六毛五不卖。”
在正常情况下,一斤姜卖到0.7元以上姜农才能够本,捞不回本钱,姜农陷入“卖还是不卖”的矛盾中。
姜农刘大哥种了五亩大姜,去年收成不错,亩产接近万斤,现在还有近两万斤在窖里。
刘大哥算了一笔账:种姜之前要先熏地,预防发生姜瘟,一亩地就要花费2000元左右,如果不熏中了姜瘟就可能绝产;一年下来,化肥就要用10袋左右,一袋就是200多元;再加上农药、地膜等其他成本,一亩地成本接近8000元,这还不算人工费。
按目前每斤6毛左右的收购价格,刘大哥每亩要亏近2000元,总共要亏近万元。
价格太低,姜农赔本,自然惜售。也有姜农在去年大姜收获时卖掉了些,但更多的姜农是把姜藏在窖里等待今年出售,恰似刘大哥这样的种植户。
业内人士说,2012年每斤生姜的最高收购价是0.3元,接下来三年丰产还高价,2013年、2014年、2015年三年每斤生姜的最高收购价为4.8元、8元、3.5元。这连年的高价会刺激农户不断增加种植面积,虽然他们大都知道姜价“高不过三年”这一“魔咒”。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势必会导致姜价波动,这也就是农户常说的“大小年”。
“以前我敢估价,现在不敢了”
大姜收购商刘先生说,之前通过电话联系,就有姜农拉着姜上门卖,最近姜农舍不得了。
在洗姜厂工作的一位大哥说,舍不得卖多是没算过账,他家里种了两亩,老早就卖了,出来打打工,一样可以降低损失。“犯不着为了那几千块钱整天磨叽,挣钱的时候也挣了,亏一年应该的。”
姜价在过去十多年里,基本遵照着“三年一跌,一跌一两年”这样的规律。“以前我敢估价,现在不敢了。”业内人士说。
业内人士研究姜价已经多年,数据烂熟于胸,以前哪年涨、哪年跌可以预测个八九不离十。业内人士说现在不敢预测了,目前信息流通快,有时一些莫须有的消息也会左右姜价;加上这种散兵游勇式生产方式的大背景,价格变数太大。
另外,在销售环节,目前潍坊商超内的姜价在1.2元-1.8元之间,流通、房租等成本成为影响姜价的主要因素。
心理和信息博弈愈演愈烈
有行业数据显示,全国的生姜种植有220万亩,潍坊就可以占到70万亩左右,而安丘独占近20万亩。因为北方土地和气候适合种姜,再加上地窖这一“创造性”高性价比仓储,造就了这个种植地的影响力。
业内人士说,很多人说姜价波动无非是供求关系,实际上,除了供求关系,姜农心理、收姜者心理以及出口因素、天气原因等,都会影响到大姜的价格。
“某地下冰雹了,几十亩姜田被毁。”这样一条消息,就可能在坊间传开,形成减产的舆论,从而引起姜农惜售。收购商也时不时会放出风,外地跌价了,不卖还得降。这样的心理博弈在近些年愈演愈烈。另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目前有利用生姜提取姜黄素、制姜油等深加工、附加值高的产业,但是用量较少且使用质量好的大姜,对生姜的价格影响有限。
业内人士说,目前有计划通过政府层面分配种植面积,再加上运用电商和打造品牌来改变姜价波动幅度过大的现状,不过,还处于探索阶段。
( 来源:齐鲁壹点 原标题:姜价连涨三年后暴跌!去年每斤3块5,今年仅6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