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姜网(www.jiang7.com)讯 近年来,新丰生姜已成为了一块金字招牌,继2011年新丰生姜成功注册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2014年注册成立南湖区生姜技术协会后,新丰生姜又获得了嘉兴市“精品果蔬展销会金奖”,新丰生姜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随着新丰镇“万元千斤”模式的推广、生姜种植模式的创新,农民致富途径不断拓宽。目前,新丰镇家庭农场数量已经达到102家,4年来全镇10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已转产发展种养户计1866户,种养面积达到20189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37.7%。
近年来新丰家庭农场“农业+旅游”模式转变的成效,除了这些“高颜值”农场,新丰大部分农场依然以传统种植业为主。“风险比较小,做回农民的老本行。”不少农场负责人这样说。民丰村全根家庭农场是去年成立的,负责人之一李忠飞曾经是村里的养殖大户,“收入还不错,但是太臭了,对环境不好。”去年,李忠飞与其他两个负责人承包流转的土地重新做回农民的老本行,“一共承包了120亩地,今年种植的20亩生姜已经卖完了。”南湖区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推动了一批家庭农场的产生。同时,注重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为农户增强信心。新丰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姚金林经常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到各村开展“万元千斤”培训,白天上门到村民的大棚内进行种植辅导。
传统农业始终离不开水稻,对于水田的利用新丰人也是动了很多脑筋。“水旱轮作的模式既保证了粮食供应,又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姚金林说,经过详细论证,他们确认了水旱轮作的好处,向当地村民推荐这一模式。那旱地种的是什么呢?自然就是新丰的特产生姜啦。竹林村的圣大家庭农场种植面积约100亩,其中有30亩种葡萄。“葡萄不用每年翻种,每条田埂中间有约1.2米的空隙,正好可以用来套种生姜。”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农场负责人朱国明今年尝试了葡萄-生姜的套种模式,“生姜7月初上市,一共30亩地,按照平均15元/斤的价格计算,今年收入多了15万元!”
现如今,全镇的“万元千斤”模式已从大棚生姜-晚稻这一个模式,发展到大棚生姜-晚稻、大棚甜瓜-晚稻、大棚地蒲-晚稻、大棚小南瓜-晚稻、大棚草莓-鲜玉米、大棚番茄-晚稻、大棚茄子-晚稻、大棚有机花菜-晚稻、藏红花-晚稻共九大模式,每个模式的亩产值都在1.5万元以上、亩产粮食在500公斤以上,农作制度创新,开创出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来源:南湖晚报)【原题目:新丰镇家庭农场突破10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