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姜网(www,jiang7.com)获悉,齐伯镇桃花湖村是平坝区小黄姜生产基地。当地农民种植小黄姜的历史达到了上百年。因为土壤适宜,种出来的姜品质和卖相都好,远近闻名。过去,只要一有收成,外地的商人就会到此收购,几天便销售一空。
2014年,平坝区政府开始鼓励村民大规模种植小黄姜,齐伯镇成立生姜种植合作社,建立桃花湖村生姜种植示范基地,试图通过产业进行扶贫,对每亩地补偿800元。
当地农户颇受鼓舞,既有种植补贴,又是优势产业,自然大力支持。
听上去是个顺风顺水的故事,但实际却是一波三折。产业扶贫,光靠一腔热情远远不够,还需要准确预期市场行情。
6月初,记者前往桃花湖村采访。村民杨后云站在姜窖内,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去年10月,他栽种的小黄姜获得大丰收,但1斤都未卖出。
“价格‘跌跌不休’,舍不得卖。”他说,去年1斤小黄姜价格都在4元以上,今年却降至1.2元,质量较差的只能卖8角。
1亩小黄姜的收成在4000斤左右,按收购价每斤1.2元计算,账面上1亩地可赚4000元。“但是之前投入了大量人力、肥料、土地租用费、种子等费用,”如此算下来,杨后云却还要倒赔一笔,他又气又急。
村里栽种了2000余亩小黄姜。许多村民与杨后云一样,都面临着小黄姜滞销难题。
村支书杨会林分析,价格极低,导致不少村民不愿意拿出来出售,持观望态度。“村民都想等到价格上涨。”这是桃花湖村小黄姜遭遇销售“围城”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桃花湖村出现小黄姜滞销的情况,杨会林和村里的干部走访发现,省内不少生姜基地都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受2013年“毒生姜”事件影响,加之一些商贩囤积居奇抬高价格,生姜成了稀罕物,2014年生姜价格暴涨,每斤售价高达12元,被网友称为“姜你军”。
急速上涨的价格,火爆的市场行情,让姜农尝到了甜头,纷纷跟风种植,引发了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种姜热。
2015年,生姜市场却遭遇滑铁卢,不仅姜价大幅下跌,据多家媒体报道,全国多地都存在生姜滞销现象。生姜市场版的“蝴蝶效应”,成为桃花湖村小黄姜大量滞销的原因之二。
市场供大于求在短期内难以改观,新的生姜又即将上市,部分农户只好选择把小黄姜背到集市上卖。
每隔两天,村民杨胜就用麻袋装好小黄姜,每袋装50斤左右,背上8袋,在村口乘班车到平坝汽车站,再从汽车站找辆三轮车拖到农贸市场。
杨胜去年种了17.8亩小黄姜,产量近7万斤。从去年9月份开始,他就像这样背出去卖,直到现在,地窖里还有约3000斤没有卖完。
“太费力了,我算是气力好的。那些家里只有老人的就无法了,最恼火的是每次坐车还要花很多钱。”赶班车时,人和姜需要花费53元,到了县城,三轮车拉一趟还得25块,大大增加了杨胜的成本。“我1斤小黄姜卖1.5元,还要去掉种子、肥料、人工、交通费,算下来也挣不到多少。”
“今年只种了8亩小黄姜了,种多了卖起来太累。”杨胜说。
“之前的销售都是散兵游勇。”杨会林称,目前,该村小黄姜大多都是通过赶乡场时进行销售,一次乡场下来,销售量也最多在3000斤左右,面对1800吨的重量,滞销可想而知。
小黄姜的滞销,主因还是在于销售渠道不畅通。仅靠村民的市场接触面,销路自然打不开。
滞销的小黄姜中,有7.58万斤来自贫困户。对此,平坝区齐伯镇副镇长赵帮鹏显得十分焦虑。他不停地为小黄姜找出路。
考虑数天,赵帮鹏决定尝试那个“心里没底却不得不为之”的主意——走电商渠道。
平坝区电商办行动很迅速。他们与邮政物流取得联系,讲明来意:希望通过电商销售帮助当地农户解决燃眉之急。
贵州邮政电商精准脱贫项目组二话不说进村调查情况。在他们的记录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沿途可见许多腐烂的小黄姜,越往村里走,情况越严峻。我们也越发感觉到紧迫性,必须争分夺秒。”早一天行动,就能多为姜农挽回一点损失。
经过协商,项目组以每斤1.2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小黄姜,并负责整体包装、销售和物流费用。
8月11日,题为“8.8元5斤优质小黄姜,省内包邮,扶贫助农,邀您参与”的文章在贵州人的微信朋友圈传遍。
“很多人都问,为什么不直接把钱交到他们手中。我们更希望姜农拿到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自己辛勤的汗水,可以堂堂正正地为孩子买个书包,添置一件衣服……”在项目介绍的文字里写明,物流补贴不是给姜农,而是补给消费者。
“8.8元,没多少钱,姜能吃,还能帮助姜农,我觉得很有意义。”和贵州大学研究生李晓燕一样,桃花湖村一夜之间成了被投注众多期望的土地。
这两天,桃花湖村的姜农乐于奔波在地窖和打包点之间。之前,为了更好地保存小黄姜,姜农把地窖挖了足有三米多深。他们把小黄姜从狭小深幽的地窖中一点点运送出来,为取一箱样品,姜农常常满头大汗,眼角眉梢却满是笑意。
仅仅2天时间,5万斤小黄姜售罄,让大家直呼“姜”定信心。全村的人都盼着今年新种的小黄姜能再次通过这种方式销售出去。
桃花湖村的模式为何值得借鉴?高汝洋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做。因为能满足大众化的消费需求,扶贫的主体成了大众,市场更广阔,更具可复制性。
这样的成功,启发是深刻的。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工具,将贫困村的产业与大众的扶贫和消费需求有效对接,从而更大程度上地激活市场,值得思考和努力。
8月13日,杨胜给记者打来电话。每一天,他都重新期待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变化。丰收,还是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景象。
小黄姜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村民脸上有笑容、心中有希望。
(来源:贵州日报 原标题:平坝齐伯滞销小黄姜爬上网络 2天卖了5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