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培土是决定生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只有培土合适,才能使得生姜生长健壮、产量高。进入六月,热浪袭人,气温不断升高,生姜也开始进入撤膜、培土的阶段,面对天气、病虫害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威胁,如何才能使生姜平稳的进入下一个生长阶段呢?
撤膜、培土,对于生姜来说,相当于一场“突围战”!稍有不慎就会“损兵折将”。要好这些工作,才能顺利“突围”,让生姜的生长达到一个新“高度”。
一、撤膜
撤膜的时机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生姜长势,生姜达到头芽健壮,二芽、三芽出齐的标准,即可进行撤膜,长势弱的则需延后,可以使用海藻·甲壳素,使生姜尽快达到撤膜标准。
撤膜的第一要务是保护叶片,尽量减少叶片的损伤。撤膜需注意,要掌握好撤膜的时间段,建议下午4点以后进行,或在阴天阳光较弱的时候进行,减弱光照对姜叶的伤害。并且要关注周围作物,尤其是旁边有玉米的,要避开玉米田除草剂。
此外,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由于撤膜后温湿度升高,生姜的生长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容易引发许多叶部病虫害,主要有钻心虫、甜菜夜蛾、炭疽病等。
钻心虫又叫姜螟,玉米螟,和玉米上的那种钻心虫是一样的,会钻蛀姜杆。防治钻心虫一定要早下手!因为幼虫孵出后就会蛀食姜茎,虫孔集中在姜茎的中上部,会留下排泄物,通过钻蛀造成姜茎空心,姜秆就会变黄枯萎,容易折断。建议使用虫螨腈+虱螨脲喷雾进行防治,虫螨腈具有内吸性,能够杀伤钻蛀到茎秆内的钻心虫,虱螨脲可以杀虫卵,减少害虫基数。
甜菜夜蛾主要是幼虫为害姜叶,就是那种又圆又胖的虫子,一般是绿色的,不好找,而且喜欢暴饮暴食,非常能吃,很快就能把姜叶咬成筛状,严重时甚至能将作物咬的只剩下秆子!甜菜夜蛾不好打,一方面是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性产生,另一方面,要注意提前用药,因为大龄幼虫很难打。
而炭疽病主要危害生姜叶片,先在叶片或叶缘出现病斑,初为水渍状褐色小斑,后向下、向内扩展成椭圆形或不规则状褐斑,叶片变褐干枯,潮湿时病斑会出现小黑点。防治炭疽病的方案有:① 氟硅唑+咪鲜胺;② 戊唑醇+咪鲜胺;③ 苯醚甲环唑+醚菌酯。需要注意轮换用药。
二、培土
撤膜随后进行第一次培土,也就是小培土,生姜每一次培土都要结合水肥进行。小培土厚度为5公分,过浅会使姜块露出地面,就会变绿不长,造成姜形短粗;过厚则会影响生姜的呼吸,造成闷姜,并且姜形细长。
培土的第一要务则是保护根系,尽快恢复长势,同时防范土传病害的侵染。所以现在很多姜农朋友在肥料方面,选用复合肥的越来越少了,因为培土会不可避免的损伤根系,现在又是高温,使用复合肥特别容易烧姜,而且近年来复合肥投入越来越大,产量也没见得增加多少,包括豆子、粪肥,在小培土期间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肥料对根系以及土壤不但没有帮助,还有伤害。现在较为流行的施肥方案是微生物菌剂+海藻·甲壳素+磷酸二氢钾。
同时浇水方面,因为培土会不可避免的对根系造成损伤,所以不要立即浇水,避免病菌随水通过伤口侵染生姜,一般在小培土后2至3天再进行浇水。
|
![]() |
![]() |
![]() |